全国职称评定改革多点开花,激发人才活力新动能

2025-03-18 10:22
2

近日,随着各地区各行业的职称评定工作有序开展,一系列改革举措正重塑着人才评价体系,为8000万专业技术人员带来全新机遇与发展空间,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人才激励的热潮。


今年,多地聚焦新兴产业,在职称评审专业设置上大胆创新。北京新增集成电路、量子信息等8个职称评审新专业,为高精尖领域人才开辟了职业发展的新赛道,精准对接了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。安徽则独辟蹊径,突出数字企业用人主体地位,赋予龙头、链主企业职称自主评审权,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评价中的“话语权”,让人才评价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相连,激发企业创新活力。


在评价机制革新上,各地积极探索,打破传统束缚。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有13人破格晋升职称,人数超过过去三年总和,学科范围和职称系列不断拓宽,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人才得以崭露头角,打破了“论资排辈”的旧有格局。上海通过举办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,以比赛成绩作为职称考核认定的重要依据,甚至允许“跳级”评职称,挖掘出一批在实际项目中能力卓越的专业技术人才,为人才成长搭建了快速通道 。


职称申报渠道的畅通是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、社会组织、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不再受身份限制,拥有了平等的申报机会。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可通过创业孵化基地、人才中介服务机构、工商联等多种途径申报职称;经批准离岗创业或到民营企业兼职的高校、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,3年内可在原单位按规定申报职称 ,其创业和兼职期间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。


与此同时,职称评审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。2024年7月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《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》,聚焦申报人、评审专家、职称评审相关工作人员等3类重点人群和评审单位、申报人所在单位等2类重点单位进行严格监管。各地积极响应,开展职称评审、考试、发证和收费等清理规范工作,严厉打击中介等社会机构虚假宣传、假冒职称评审、制作贩卖假证等违法违规行为,净化职称评定环境,维护职称评审的权威性与公正性。


职称评定改革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,它不仅关系到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发展,更对推动产业升级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作用。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,职称评定将持续释放人才红利,吸引和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国家建设,为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